当前位置:首页>大宗价格>正文

超新约全书

时间:2025-09-22作者:生意社阅读:14分类:大宗价格

  【布鲁塞尔电】在比利时导演雅克·范·多梅尔的新作《超新约全书》中,上帝不仅真实存在,而且居住在布鲁塞尔一栋普通公寓里,整日穿着绒袍在电脑前操控人类命运——直到他十岁的女儿以阿决定反抗,将每个人的死期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全球手机,从而引发一场颠覆秩序的存在主义革命。这部荣获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观众选择奖的奇幻电影,正以荒诞的想象力与深沉的哲学追问,重新点燃欧洲艺术影坛对宗教隐喻的当代诠释。

  影片开场即构建出令人愕然的世界观:上帝是个酗酒暴戾的中年男人,他的妻子女神负责洗衣做饭,儿子耶稣虽已受难却常回家吃饭,而六岁起就被父亲囚禁在家的小女儿以阿,某日通过洗衣机潜入人间。她效仿兄长耶稣招募六门徒,却在现代都市中遇见了包括色情舞者、独臂退伍兵、渴望变性的少年在内的边缘群体。当所有人得知自己的死期后,世界并未陷入恐慌,反而诞生了一种奇异的解放——知晓终点的生命反而获得了真正活着的自由。

  多梅尔延续了《小英雄托托》与《无姓之人》中的超现实主义风格,将神圣叙事解构为家庭闹剧。上帝敲击电脑的每个指令都化作人间无常:第212条法则规定\"被抛弃的永远是被抛弃的\",第1937条 decree\"面包落地必涂黄油的一面朝下\"。这些带着卡夫卡式荒诞的法则,恰成为导演对命运与自由意志关系的诘问。当女主角穿越布鲁塞尔的雨巷,伴随旁白\"真正的问题不是死亡何时来临,而是死亡降临前你在做什么\",影片完成了从神性寓言到存在主义宣言的升华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影片中上帝的电脑系统名为\"OTSS\"(One True Sacred System),其操控界面充斥着上世纪90年代风格的DOS命令符。这种刻意为之的技术滞后感,暗示着支配人类命运的或许并非全知全能者,而是某个陷入路径依赖的平庸管理员。当以阿最终改写系统核心代码,新纪元的第一条法则变为\"幸福是人生的唯一准则\",导演实则抛出了对功利主义与快乐哲学的尖锐质疑:当幸福成为强制义务,自由是否再度沦为新形式的专制?

  《超新约全书》的深刻之处在于,它既不是对基督教的简单戏仿,也不是廉价的反宗教宣言。影片后半段,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的女神终于觉醒,她用太空望远镜重新校准星辰轨迹,用地质锤敲碎上帝的控制台——这个被忽视已久的女性角色,实则象征着被父权制压抑的创世力量。当她将新约十章改为\"汝应创造美\"\"汝应保持好奇\"等现代训谕时,影片完成了从解构到重建的精神旅程。

  欧洲影评人协会主席马尔科·穆勒指出:\"多梅尔用看似轻佻的糖衣包裹着沉重的哲学内核,这种用笑声解构神圣、用荒诞追问真理的手法,延续了欧陆艺术电影从布努埃尔到格林纳威的智性传统。\"在法国凯撒奖提名名单上,该片同时获得最佳外语片与最佳原创剧本两项提名,评审团特别称赞其\"将神圣叙事与街头智慧完美融合的勇气\"。

  尽管影片充满形而上的思辨,却始终未远离人间烟火。那个得知自己还能活61年4个月的老者,突然脱下西装跳入喷泉;被告知只剩3小时生命的杀手,却在咖啡厅对陌生女子说出此生第一句情话。这些闪烁着人性微光的片段,使《超新约全书》超越了宗教讽喻的范畴,成为一曲献给所有困顿灵魂的温柔挽歌。正如多梅尔在威尼斯首映式上所言:\"这不是关于神的故事,而是关于人如何在自己书写的命运中找到神性的旅程。\"

  随着影片在全球艺术院线的扩展,它所引发的讨论早已超越银幕。日内瓦大学神学系甚至开设特别研讨课,分析片中\"短信启示录\"与《圣经》启示章的互文关系。而普通观众更愿意铭记那个充满诗意的结尾:当女神重新排列星座,大熊座变成了微笑的鲸鱼,仙后座化作展开双翼的鸽子——在这个被重置的宇宙里,神性不再意味着掌控,而是赋予万物自由生长的温柔。

上一篇:资本之战

下一篇:道歉大师